登录

专访南昌大学陈廷涛教授:创新要坐冷板凳,创业需要热炕头

作者: 樊钰纯 2022-07-18 10:55
2022年,益生菌产业“卷”起来了。


随着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和人们对健康保健关注度上升,作为大健康领域的新兴产业,益生菌产品正受到行业的广泛重视。


2017年,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为360亿美元,其中中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55亿元,占比18.6%。后疫情时代,这一数字呈倍数增长,预计可以达到896亿元。


纵观益生菌产业,在关注度较高的食品领域之外,南昌大学陈廷涛教授及其团队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赛道——“益生菌性保健”


依托“基础研究—医学循证—落地转化”的研发管线,陈廷涛教授团队研发出基于益生菌培养物的人体阴道微生态制剂。


团队依据“以菌治菌”保健理念的一系列应用如人体润滑剂、安全套,均在临床中获得检验:对于HPV、BV、宫腔黏连、子宫内膜炎具有显著疗效


陈廷涛教授团队研究获得多项益生菌专利认证。2021年,该项目核心专利“一种基于益生菌培养物的人体润滑剂制备方法(ZL201710138119.9)”入选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一届“生物医学领域高价值专利项目库”


基于该核心专利,团队研发多项产品。2022年与哈尔滨美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专利衍生产品目前已经上市,预计年销额将突破上亿元。


与”菌“结缘于高校,扎根在临床


在研究生时期,陈廷涛教授才开始接触微生物领域,这一接触便与“菌”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微生物领域的“小白”到“行业大牛”,陈廷涛教授这一路的升级进阶离不开南昌大学科研与教育资源的支持。事实上,对于科学家创业者来说,所属科研院校在早期提供的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在陈廷涛教授研究初期,南昌大学究竟为其提供了哪些帮助呢?


首先是提供自由的环境。南昌大学辛洪波教授团队成立的转化医学研究院,给陈廷涛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空间与技术平台保障。“做科研的时候没有太多顾虑,学校给我们很大的自由度去探索一些东西”。


其次是补齐医学背景。从食品科学出身的陈廷涛,是医学领域的“门外汉”。通过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深造,及在转化医学研究院接受的多年严格基础医学训练,补齐了生物医学的知识背景,打通了食品科学与医药研究的界限。


最后是满足其独立带领团队的愿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陈廷涛教授发现生物制药前景光明,于是向学校申请,自己带头组建微生物团队深耕这一领域。其团队主要瞄准两个点:天然菌和工程菌。


这一做,就认认真真沉淀了好几年。


正是基于南昌大学给予的全方位支持,陈廷涛教授团队扎根在基础研究,开发筛选新的菌株,探索新的功能。截至目前,共发表研究论文144篇,授权专利30余件


但是他仍对科研进度不满意。陈廷涛坦言:“动物实验很难达到和人同样的效果,研究好不好还是要看临床应用,”于是他将视线转移到了医生和临床。


陈廷涛进一步表示,虽然医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临床,但是科研方面相对薄弱,而他们团队拥有医学背景和研发技术,正好可以弥补临床上医生的欠缺。


秉持优势互补的理念,陈廷涛教授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拍即合,和医院的妇产科签署合作协议,之后又陆续和胃肠外科、肿瘤科、老年科、精神科、心血管科、皮肤科、骨科都建立了合作。


然而,研发创新从不止步,陈廷涛团队仍在继续开拓。


“只有临床出现的问题才是有实际价值的问题,拍着脑袋空想是做不出任何东西的。”陈廷涛教授认为临床医生提出的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需求导向性。


于是,针对临床需求,陈廷涛教授又在动物实验上做出进一步的提升。“安全性高,临床验证效果好对于做科研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动物水平或者细胞水平上进行深度拓展,才能揭示菌群在改善疾病方面的机制,才能阐述其良好临床效果的缘由,才能真正实现基础、临床强强联合的初衷。”


就这样,陈廷涛团队往返在科研和临床之间,深入基础研究,着重医学循证,为其之后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与企业联合,疏通“菌”面市渠道


在谈及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时,陈廷涛教授表示:“我一直想去创业,但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


对于陈廷涛教授来说,找到合适的合伙人和投资机构或许是更好的选择。由他带领的团队掌握研发产品的自主产权,并保证应用的有效性,企业合伙人则凭借丰富的运营经验帮助产品宣传推广,二者发挥各自的优势。


“就当前的大环境来讲,科学家创业是比较困难的。和企业合作是我目前倾向的一种成果转化方式”,陈廷涛说道。


他与企业的合作源于一场机缘巧合。


在一次会议上,陈廷涛教授结识了国内顶尖益生菌企业—哈尔滨美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秦晓东。经过一番深度的交流后,秦晓东发现陈廷涛的科研成果正是他需要的,与此同时,陈廷涛对科研的认真和追求也深深打动了他。不久后,哈美华正式聘请陈廷涛教授担任技术支持。


基于在学校的第一手科研资料,陈廷涛教授从更加前瞻的视角,给哈美华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帮助其解决了很多实际应用问题。同时,陈廷涛教授也通过在企业任职,拓展了很多社会资源。


之后,陈廷涛团队又和东海药业,中科嘉亿、善行生物、杭州远大、上海医药等企业慢慢形成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近三年共给合作企业带来新增销售额17.5亿元,新增利润约4.5亿元


目前,陈廷涛团队的研发成果有部分已经转给企业,部分则继续由团队推进。


“我们希望和企业合作,给予他们一些科研产出来增进信任,争取和企业形成共同体,互帮互助,越走越远”。陈廷涛教授的这番话透露出了他一直以来对食品企业、药企融合的追求与努力。


在选择合作的企业时,陈廷涛教授十分看重企业掌门人的品质和企业想要认真做产品的信念。“跟电视里演的不一样,和好的企业合作不需要喝酒应酬,吃顿饺子就能解决。”对于合作伙伴,陈廷涛教授的需求朴素而真诚。


结果往往是过程的显现。正是基于陈廷涛教授及团队和企业互相信任以及共同的发展愿景,才能疏通“益生菌”面向市场的渠道。


科创与营收的“菌”衡之道


在中国科创的丰厚土壤之上,项目诞生萌芽到成果转化往往面临这样的问题:许多科研人员手握众多专利,却难以挑选到适宜的项目进行商业化布局。在这一问题上,陈廷涛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赛道选择,核心是另辟蹊径


手握百篇SCI论文,在推动“益生菌应用”项目上,陈廷涛教授团队也进行了许多构想与尝试。团队发现,益生菌产品可以应用于人体四大菌库——皮肤、口腔、肠道、泌尿生殖道,但效果却不尽相同。


而2015年热度高涨竞争激烈的肠道菌应用领域,无疑给包括陈廷涛团队在内的中小科研团队设置了一道较高的门槛,而踏入其中,又将面临一条人潮拥挤的赛道,要突出重围做到“best in class”(同类最优)殊为不易。


正是因为此,陈廷涛团队决定在口腔与阴道益生菌应用领域另辟蹊径,通过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直面临床问题时,团队发现相较口腔环境,益生菌对阴道环境的临床治疗更为合理,可确保疗效。


再环顾国内市场,同类竞品除定君生乳酸杆菌胶囊外,并无其他注重调节阴道菌落的益生菌产品,且该产品主打的德氏乳杆菌并非当前学术界归纳的优势菌种之一。


此时,专属赛道已然展现于脚下,陈廷涛团队的“益生菌性保健技术”迅速起跑上市,预计年销售额达亿元,迅速跻身活菌生物药物研发的“first in class”(同类最先)梯队。


第二个方面是管线布局,要诀是多线策略。


科研与商业化运作底层逻辑不同:一者严谨求精,一者收效求速,两者观念碰撞常常是科研成果转化中一对尖锐的矛盾:极致严谨与商业化之间,科创团队该如何找寻平衡?


陈廷涛教授坦率地说:“要去创业,前三年能活下来就是成功”,而其团队也在平衡中找到了自己的策略——短、中、长多线发力,用拳头产品营收,为长线研究开路。


目前,项目中的益生菌安全套以及润滑剂制备技术业已成熟,即将面市,获得了众多企业资本抛来的橄榄枝。益生菌疗法产品类目众多,从口服到局部给药再到保健器械领域广泛,而相比于口服药临床周期长前期投入巨大的特点,安全套方向属于二类保健器械,在抵达市场上有着效率上的优势。


在短中长多线布局中,陈廷涛团队展现出对益生菌治疗产业的构想,取材天然的“以菌治菌”的理念覆盖到疾病治疗与日常保健的方方面面,其中,益生菌保健器械只是陈廷涛团队向产业化探出的成功第一步,与此同时,更深入的研究也得以在充足资金中继续。


陈廷涛说:“作为科学家,不管成功与否,总该做出一些东西。”


“菌”事业扎根大生态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科创领域某一赛道能否吸引更多人才、资本、国家政策的倾向,决定了该领域是否能成功产业化,托底更多研究团队与初创公司共同发力。


一句话,中国“菌”事业,需要扎根大生态。


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益生菌产业发展迅速,但依然面临许多陈积已久的问题,自主知识产权菌株的匮乏、工艺体系陈旧造成的菌株产能不足和品质不稳,特别是高质量益生菌临床医学循证的空白等痛点,都在极大地阻碍着当前我国益生菌产业的发展。


因此,疏通从菌种资源挖掘、技术革新、临床循证到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径,打破益生菌当前存在的知识产权壁垒、技术壁垒、准入壁垒和资金壁垒,成为当下打造中国益生菌产业的要务。


陈廷涛教授介绍道,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需要大方向政策的倾斜,也需要诸如类似华为一样的领军企业的带头作用——在菌株的专利性,有效性以及临床循证的扎实程度这三个关键点上做出成绩。


正因如此,陈廷涛教授今年也将继续参加2022第二届生物医学高价值专利项目评选,希望可以借由此平台,汇聚更多的团队加入到益生菌的研究中,吸引更多企业去关注、开发益生菌产品,助推我国益生菌事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益生菌市场广大,天然菌在天然产品即食品、保健品、特医食品领域国民认可度高;工程菌兼具天然菌功效与药效性也符合单药单靶点的理念,大有可为。二者各有优势,在这样广阔的土地上,中国“菌”事业有望成长出更加茁壮、更有理想的“菌”企业。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樊钰纯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樊钰纯

共发表文章27篇

最近内容
  • 专访北京协和医院赵潺:研发多种国际首创的眼病精准诊疗体系,多项产品已定型

    2022-11-01

  • 专访国际外科学院院士黄建忠:首创“双型导管+膨胀麻醉用针”,降低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准入门槛

    2022-10-24

  • 专访北京潞河医院赵冬:基于足底压力及步态分析,可全天候检测糖尿病足的智慧袜直击400亿元大市场

    2022-10-20

上一篇

【首发】华夏英泰完成B+轮融资,创新型细胞治疗产品矩阵持续进化

2022-07-18
下一篇

论创新、见未来:中以创新峰会精彩回顾

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