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我国高校成果转化究竟堵哪了?

作者: 樊钰纯 2022-08-30 10:00

我国高校专利产业化率相对较低。

 

据《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以下简称《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5.4%,而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

 

但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2年到2021年,中国高校专利申请量从10.6万项增加到36.7万项,增幅达到246.2%。

 

一边是专利数量的高增长率,一边是专利产业化率的持续走低,高校为何会在成果转化中产生这样的“数据矛盾”?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为回答这些疑问,动脉橙果局进行了深度分析。

 

专利转化现状:出发点偏离和中途夭折


在专利转化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事情:专利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其实《专利法》第一条就说了——是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进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所以,专利申请一定是以发明创造的产业化为导向的,但是,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大多数时候并非如此。某高校相关人员告诉橙果局,当前高校教授多是出于绩效考核、职称评审、项目结题、专利补贴等原因而申请专利,甚至有高校教授为了拿更多补贴,不惜将一个专利拆分成十几个专利。申请专利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偏了。

 

这些走“偏”的专利根本不具备产业化的必要条件,自然很难转化。正如《专利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被调研的高校中,超过五成专利权人都认为“专利申请本身不以转移转化为目的”是制约专利转移转化的重要因素

 

但即使抱着专利产业化的目的,在转化过程中还有很多道坎要跨越,比如专利是否能得到有效保护、发明创造是否与市场需求匹配、成果是否能链接到合适的产业化资源等等,这些都是专利转化的关键性要素。

 

可事关这些要素的核心能力,恰恰是很多高校教授所不擅长的,加之外部的支撑力不足,许多有价值的专利在转化中途夭折,未能成功走向市场。

 

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其实,不管是出发点偏了还是中途夭折,这些都只是被察觉到的表象,若想“对症下药”,还需透过表征去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那么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呢?

 

经过调研和采访,动脉橙果局将从高校考核制度、高校教授、技术转移部门三个核心维度逐一展开。

 

先来看高校考核制度,考核的“唯专利数量论”和专利考核的“肤浅化”是主要问题所在。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考评机制里,评定职称、聘期考核、申报课题项目都与专利数量挂钩,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教授对科研的关注和高校自身的创新水平,但申请专利的目的久而久之变成为获得更多学术成就和物质名誉奖励,专利转化只是一道没有加分的选答题。

 

此外,在专利的考核上,过于看重数量而轻视质量,专利申报前审查和检索不到位,专利授权后也未对其后续使用进行跟踪和评估。

 

长此以往,高校的专利数量蹭蹭上涨,能进行转化的却屈指可数,分母虚高自然而然拉低了专利产业化比率。

 

分析完考核制度,再来谈谈高校教授。

 

高校经常被视为“世外桃源”,仿佛是专注学术和人才培养的圣地,但对于想要进行专利产业化的教授来说,身处“世外桃源”可能并不是件好事。

 

专利要面向社会需求,实现市场价值,这就需要高校教授具备“走出去”的能力,但实际操作上远非想得那么简单。

 

首先,高校教授作为传授知识的工作者,理论知识充足却缺乏实践经验,常常关起门来做研究,导致科研产品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研发创新的“孤岛现象”,这是痛点一

 

其次,专利的申请费用大多来自教授的科研经费,而后期维护则需要专利权人自己“掏腰包”,且专利越往后走,对资金的需求愈加强烈,高校教授明显“独木难支”。因此,缺乏资金是痛点二

 

最后,即便是有满足市场需求的专利技术,也未必能够运营好专利,顺利投入市场。专利转移转化能力不足,推进技术产业化困难,这是痛点三

 

所以,这就需要专职于专利转化的技术转移部门介入,但他们在现阶段能否肩负起重担呢?

 

在国内外从事数十年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张晓宇告诉橙果局,目前高校里依然普遍的现象是:教授上谈判桌,掌握专利布局、申请到转化的所有决定大权,技术转移部门没有考察评估的权限,沦为“走审批流程”的机器,无法发挥其专业价值

 

除了缺乏权限之外,技术转移部门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高校专利转化体系内缺乏专业人才。有调查显示,将近90%的高校专利专职管理人员仅有两人甚至低于两人,且从事专利转化的多为行政人员,不具备成果转化的相关知识素养,也缺乏实战经验。

 

其次,受制于传统事业单位思维,管理专利时审批过程复杂繁琐,进而影响到专利转化的进度。

 

最后,技术转移部门运营机制不健全,整体运营模式较为简单,无法覆盖专利申请前的考核和后续的转化评估,以及最后链接产业的全流程工作。

 

拘泥于外因和内因的种种限制,高校教授和技术转移部门早就有了“隔阂”——前者摆出“高姿态”,后者核心能力不足,两者合作困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利产业化。

 

如何破局?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找到“病根”了,对症下药就容易很多。通过与多位高校科研人员和技术转移经理人的交流,动脉橙果局从三个方面来探寻提升专利产业化率的路径。

 

第一点是考核制度要区分、要多元。

 

多所高校教授一致认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考核标准要有所区分。

 

基础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研究,旨在解决底层技术问题,探索人类未知;而应用研究则专注市场,解决实际产业中的问题。二者出发点不一样,所以在对成果的考核评价上也要有更多维度。

 

对于基础研究,要提供充分的资源和包容的空间。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所说,建立针对基础研究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增加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放宽评价周期,形成由科学家主导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分类科技评价体系。

 

对于应用研究,则要强调专利对产业化的实际效用,而不再“唯科研论”。南昌大学陈廷涛教授向橙果局表示:“高校老师既搞科研,又要进行产业化创新,这是很难兼顾的事情,学校在晋升途径和项目评选上要更加多元,可以把技术产业化纳入到考核指标里。”

 

此外,在专利考核上要更加细致,建立更强的内生约束力。陈廷涛教授指出,要强调专利的实用价值,实用目的强了专利的质量才会高。张晓宇认为获得专利授权后,要持续对专利的后续运营进行监测评价。

 

第二点是高校教授要主动了解市场,寻求多方合作。

 

高校教授作为创新技术的“源头活水”,培养他们在专利转化过程中的商业意识尤为关键。那要如何培养呢?不妨瞄准这三个发力点。

 

一是积极接触市场,与企业进行科研对接。

 

具体可以表现为:高校教授深入企业,联合企业研发人员攻关技术难题;企业研发人员积极参与教授横向课题研究,了解目前研发进度。

 

二是拓宽科研资金来源。

 

除了自身科研经费外,高校教授还可以通过申请各层级自然科学基金或科技研发计划项目等方式,争取更多的财政科研经费支持;或者通过与企业合作研发,吸纳更多外部科研资金。

 

三是与技术转移部门深度链接。

 

高校教授在和技术转移部门沟通时要定好位,不能因为掌握原始的科研技术就摆出过高的姿态,要给予成果转化团队充分的信任,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此外,在教授向市场资源迈进时,高校也要给予激励政策,加速成果转化。

 

在专利产业化的利益分配上,保障专利发明人个人权益,给予发明人很大的资金自主权;在相关考核上,增加高校科研人员参与专利转化的评价权重,认可支持其转化工作。

 

第三点是技术转移部门要“扶上马,送一程”。

 

张晓宇向橙果局谈到,在英美两国的高校里,科研技术有没有商业价值是由技术转移办公室决定的,没有商业价值的成果不会进行专利申报。

 

因此,他建议国内高校要给技术转移部门持续放权,提高其在审批项目、专利管理上的决策权力。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掌握“大权”后,技术转移部门如何做得更好呢?结合采访人的回答,橙果局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是组建专业技术转移团队。

 

在技术转移团队成员构成上,要确保他们能够形成相关知识的互补,既要懂技术,也要懂国家法律,更要懂市场营销,甚至在外语、金融、管理上都有一定涉足。

 

此外,还要聘请具备丰富成果转化经验的技术经理人,他们熟悉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拥有商业洞察力和务实经验,是贯彻成果转化各关键环节的重要角色。

 

二是简化审批流程。

 

技术转移部门一定要区别于传统的事业单位运营模式,其工作效率直接影响专利产业化的进度和结果。对此,可以免除与技术转移关联性不大的审核步骤,压缩审批层级。

 

某科研人员告诉橙果局:“发明专利要经过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和授权五个阶段,一般3年才能完成授权。获得专利授权后,转化审批上没时间可耽误了,对有转化价值的专利开启审核绿色通道是个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三是打造全流程的专利管理体系。

 

技术转移部门要建立起完善的专利评估体系,对专利运营全过程进行积极的管理控制。

 

具体而言,在启动专利申报之前,要按照市场需求对专利项目进行全面审查和检索,对于《专利法》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或不具有市场转化前景的技术,不必要启动专利建设。

 

在专利申请和布局上,要做足分析和研判,明确细化权利要求范围,构筑起专利防线、专利领域和专利空间。

 

张晓宇认为,专利的产业化有迹可循,可以参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的各类参考文件,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大经济领域有关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在一开始就设计好成果转化路径。

 

他告诉橙果局:“顺着理论路径走,把每一步都执行好了,成果转化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要‘拍脑袋’,把专利转化变成一场赌博。”

 

获得专利授权、完善专利布局后,还要持续监测其运营的稳定性,调整项目往适合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技术转移部门要针对科研人员的技术领域,寻找潜在的合作方、产业孵化场景及社会资本,还要与企业进行专利权许可、转让的协商等等。

 

张晓宇认为,以上这些步骤是创投机构能够识别优质项目和安全进入的基础条件,“专利项目按照全流程执行后,创投机构也就有底气投资入场了”。


写在最后


施一公老师曾经说过:论文和科技实力是两回事。同样的,专利授权量也不能代表高校专利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实际价值。 

 

其实,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现存问题,也在积极部署调整。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从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上入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安徽省也在今年7月发布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案,提到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转化环境,赋权放权科研人员,并给予充分的资源和资金支持。

 

当前,利好政策可以视为突破高校3%专利产业化率的重要切口,但也要明白,高校专利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还牵动着多方主体,专利产业化率能否实际提升仍需时间检验。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樊钰纯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樊钰纯

共发表文章27篇

最近内容
  • 专访北京协和医院赵潺:研发多种国际首创的眼病精准诊疗体系,多项产品已定型

    2022-11-01

  • 专访国际外科学院院士黄建忠:首创“双型导管+膨胀麻醉用针”,降低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准入门槛

    2022-10-24

  • 专访北京潞河医院赵冬:基于足底压力及步态分析,可全天候检测糖尿病足的智慧袜直击400亿元大市场

    2022-10-20

上一篇

“不合时宜”的杨林,12年做一家非典型的CAR-T公司

2022-08-30
下一篇

2022西普会最新议程发布,开启“构筑患者价值同心圆”新征程

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