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们翻阅了40家上市生物医药企业69位创始人的简历,找到了以下几点规律

作者: 张艺 2022-06-01 14:43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支持和规范生物医药行业的政策陆续颁布,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涌现,资本市场也对生物医药行业青睐有加。

 

人才是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由于医药研发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等原因,掌握着技术、资本、管理等多重资源的高层次人才越发受到重视。

 

那么,目前较为活跃的生物医药公司创始团队的教育、科研、工作背景如何?什么样的创始人更容易带领生物医药公司突破竞争重围,成功上市?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相关的分析研究。本文选取了截止2022年5月20日已经在港交所和科创板上市,但尚未盈利的40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港交所28家,科创板12家),根据招股说明书和公开信息,获取上述企业核心创始团队的教育和行业背景,并进一步总结分析其创始人的共同特质。

 

>>>>

博士学历占比超八成,归国浪潮来袭


在国内生物医药大环境的吸引下,大批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国内外顶尖高校院所研究经历或跨国药企工作经历的高学历人才开启创业之路,成为我国创新药发展的主力军,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校是人才的第一培养地、聚集地、创新地,投资生物技术公司的风险投资机构似乎也更青睐于有名校背景、高学历、专业对口的创始人执掌的公司。对于一家初创生物技术公司来说,创始人的教育背景是否对公司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创始人学历(注:按最高学历计算).jpg 

创始人学历(注:按最高学历计算)


据统计,40家生物技术公司中,超半数创始人拥有博士学历,硕士及硕士以下的企业创始人仅有14人,在69位创始人中占比仅为20.3%。这一迹象也反映了生物医药行业技术难度大、进入门槛高,对于人才的学术储备和科研实力拥有超高要求。

 

生物医药行业高学历人才创业比例正在逐步提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如果创新企业想要扎稳脚跟,甚至脱颖而出,担当领导角色的创始人,自然必须要加强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学习。

 

创始人是否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统计图.jpg

创始人是否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统计图

 

此外,在我们统计的69位创始人中,约62%的创始人拥有海外留学背景,折射出逐渐增长的归国浪潮。

 

除开专业不明的6人,创始人专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医药相关或相近专业,占比约为83.5%;另一类是工商管理专业,69位创始人中,有6人拥有或兼具工商管理硕士(MBA或EMBA)背景。

 

很多不同领域中发生的颠覆性创新常会来自产业外的闯入者,然而这一点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来说显然不适用。不同于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驱动下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很难被来自产业外的增量赋能。这个产业的核心发展规律仍是内生增长。

 

>>>>

有产业背景的创业者占比90%


从我们统计的企业数据来看,约90%的创始人拥有在国内外知名药企工作的经历,这对于创始人丰富学术背景和工业界经验,掌握药物研发规则、积累药企经营经验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创始人是否拥有药企工作背景统计图.jpg

创始人是否拥有药企工作背景统计图

 

据我们的企业统计数据,超一半的创始人拥有在全球TOP20制药企业工作的经历,涉及罗氏、诺华、强生、百时美施贵宝、赛诺菲、辉瑞、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安进、礼来、拜耳、默克等企业。其中拥有在赛诺菲和辉瑞工作经历的创始人数量最多,各有5名。


创始人在全球TOP20制药企业工作情况.jpg

创始人在全球TOP20制药企业工作情况


创业前的积累非常重要,决定了未来能否干成自己的事业。创始人在创业前的最后一份工作往往代表着其创业前事业的巅峰,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其能力积累的水平。据我们的统计数据,共有12位创始人创业前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全球TOP20制药企业担任高管。

 

这背后折射出了第一波中国医药行业的归国浪潮。

 

这波浪潮并不完全始于创业。在这一批上市企业的创始人中,最常见的职业路径是先在国外积累了研发经验,然后归国担任跨国药企的国内高管或国内药企高管。这一批人具备了两项关键性的核心能力,药物研发能力和对国内市场的理解。药物研发能力是他们创业的资本,而对国内市场的理解,则是找准创业时机的关键。

 

于是在国内医药产业向创新转型的过程中,他们握准了时代的脉搏。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策制度的改革和落地,国内市场越加开放和活跃,国内医药市场正逐渐朝着创新前进。再加上一系列招引人才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有着同样背景的高层次人才正加速涌向中国,愿意将在外企积累的知识技术和药物研发经验带回中国,助力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

 

生物医药门槛非常高,每个环节都需要有多年积累。这些在医药行业深耕多年,有过药物研发成功经历的人才回国创业,一方面将最先进的生物医药研发模式带回国内,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国内人才的培养。

 

到目前为止的经验显示,这些有产业背景的创业者,更有可能带领创业公司走得更远。

 

>>>>

约3成创始人拥有连续创业经历

 

创始人是否连续创业统计图.jpg

 创始人是否连续创业统计图

 

创业并非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情,往往面临着来自企业内外的诸多挑战,如果放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高、研发周期长的生物医药领域,可能是难上加难。

 

因为过往成功或失败的创业经历,“连续企业者”往往被认为是创业老手,积累了更多的行业及创业经验,因此拥有更大的成功率,更容易受到资本的青睐。

 

在我们统计的69位创始人中,有19位创始人在创办该公司前,拥有连续创业经历,占比约为28%。

 

例如王印祥博士,自2003年从美国耶鲁大学Koleshe实验室博士后出站后,就回国创建了贝达药业(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领导贝达药业的研发职能部门。此后他又联合贝达药业的同事,于2015年联合创办了加科思,并自2019年8月起一直担任加科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负责集团的整体策略规划、业务指导及运营管理。

 

>>>>

科学家创业已有成功案例

 

科学家创业统计图.jpg

科学家创业统计图


医药企业创业者除了拥有高学历及大型药企工作经历的这批主流人才,在近两年上市的企业中,也出现了科学家或者投资人创业者。

 

据我们的统计数据,约4%的创始人在正式创业前只拥有科学家身份。

 

其中典型的包括了亚盛医药的杨大俊博士、永泰生物的王歈教授等。此外还有科济药业的李宗海博士,因为曾经在药企中短暂的积累过经验而没有被我们纳入到统计中,但是实际上其绝大多数的过往经历都在大学中任教,完全是科学家创业的形象。

 

科学家虽然大多长期在实验室埋头苦干,不断地做实验和发论文,但他们往往也不希望将科研成果停留在书面,而希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能够真正造福人类的产品,我想这是大多数科学家创业的初心。

 

>>>>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创业者

 

聚焦到当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者们的面貌也发生着新的变化。

 

随着国内的研发主题从仿创走向首创,新时代的创业者们讲的第一个故事,不再是将全球领先的产品和研发理念带回国内,而是在中国做出真正领先全球的药物产品。

 

在这样的前提下,对技术能力的要求压倒性的战胜了研发经验和市场洞察,整个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关注点大幅前移,出色的科学家成了一级市场上的香饽饽。

 

另一方面,上一波仿创浪潮为生物医药产业贡献了一大批出色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的职业能力与科学家们的技术能力相得益彰,创业故事再次闭环。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成功的总是那些顺应了时代发展的人们。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张艺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买了恒瑞一条管线,半年转卖了14亿美元

【首发】凌泰氪生物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推进lncRNA药物的开发

解决中国4000万人难言之隐,看这家药企如何进击胃肠道蓝海

从Payload开始做精细化设计,中国的ADC离第一三共还有多远?

张艺

共发表文章58篇

最近内容
  • 获批中美双IND,这家补体药企正科研转化全球FIC

    2022-11-28

  • 中、欧双院士参与创立,这家最擅长靶点发现的初创企业在做什么?

    2022-11-17

  • 这家AI制药企业为何要以药化专家为主、AI为辅?

    2022-11-07

上一篇

早期医疗领域投资终于“遇冷”,是回归理性还是静待破发?

2022-06-01
下一篇

年产能将达200吨,这家合成生物学企业如何率先抢占HMO市场?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