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百沐生物:用BT+IT实现基因行业降本增效,业务覆盖三大核心板块

周秋寒 2023-11-24 08:00

生命科学+数字科技等交叉学科,近年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医疗领域,已逐渐成为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场景。医疗产业链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降本增效。

 

11月14日—19日,由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主办的2023(第17届)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简称创业周或GEW)在沪举办。

 

本届创业周锁定数字科技、硬科技、生命科技、可持续发展等四大硬科技赛道,携手“科创中国”长三角联盟站系列活动,聚焦长三角一体化、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体系等重点发展方向。

 

作为本年度“天使基金优秀雏鹰企业”代表——上海百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获得创业基金会复旦大学基金资助,CEO汪东亚在开幕式上以“十年逐梦,从心出发”为主题,分享了关于科技创新的所思所想及所做。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汪东亚提到,“人们对于生命科学工具的充分挖掘和应用,是原始创新中重要的一环,这很有可能帮助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近年来,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迭代和应用,就极大助力了基因行业的快速发展。”

 

同学创业,

AI与生物的完美配合


百沐生物是一家以IT+BT为驱动力的生物科技企业,专注于将AI与生物科技深度融合,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精准医疗领域带来创新解决方案,由汪东亚、丁平平、王涛联合创立。

 

在创办百沐生物之前,汪东亚此前的跨界经历就极具挑战。

 

硕士期间,汪东亚在中科院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当时他参与了一个南水北调项目,需要经常去野外做调查,“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但也挺有趣,我们时常需要组织团队自行去一些无人区考察,其中涉及到的人员配备、任务划分、资源规划等一系列事情,让我得到了锻炼,也收获了很多。”

 

毕业后,汪东亚机缘巧合下跨界进入了小米集团和南方航空集团,从事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和金融科技工作,具有百亿资产风险管理经验,曾参与过PB级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有丰富的大数据处理、AI建模经验。

 

从技术层面,汪东亚从事的互联网加金融行业高速发展,极大推进了信息和数据技术的进步,而这些技术能力可以应用到更多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基础领域,包括生命科学与医疗。从资源层面,在积累了更多资源和财富后,汪东亚同样也产生了更大的责任感,去参与解决一些人类生存根本的问题或者是更前沿的挑战。

 

带着初心和资源,汪东亚找到了当时在各自领域深耕的同学交流,锁定了生命科学领域进行联合创业。其中,百沐生物的联合创始人丁平平和王涛均是汪东亚的同学。

 

丁平平是复旦大学遗传学博士,相较于汪东亚的跨界经历,她则更为“专一”,“不管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进入产业界后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进行科研转化。当你想做一件事时,去做就好了,总会有结果的。Just do it!”

 

多年来,丁平平一直在生物信息学领域深耕,具有丰富的研发与实战经验,有超16项产品研发经验,申请过超18项专利。在产学研转化过程中,丁平平还曾主导过产品线从0到1的搭建,以及带领团队完成过营业额从100万元到1500万元的跨越式增长。

 

王涛则是中科院遗传学博士,是基因编辑研发领域的专家,曾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进行科研研究工作,有数十个抗肿瘤药物靶点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指导经验。

 

目前,百沐生物的核心团队由中科院、复旦大学、协和医院等知名科研院所的卓越科学家以及来自阿里、美团、小米等头部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综合背景精英组成。

 

通过利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基因技术等多学科和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技术创新,百沐生物完成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研发,助力基因行业快速实现降本增效。

 

三大业务板块解决基因行业痛点,

市场空间超千亿


百沐生物之所以在庞大的生命科学领域中锚定基因检测领域来创业,是因为该领域蕴含的巨大市场和尚未解决的行业痛点。

 

据测算,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在2021年- 2026年将保持19%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2650亿元;中国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在2021年- 2026年将保持37%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300亿元。

 

另一方面,相比于明显的巨大市场空间,基因检测行业的痛点也很明显。目前,科研院所、医院、CRO、药企等C端用户以及基因检测机构等服务商在基因检测过程中,存在繁琐的售前咨询流程,可读性差、交付缓慢的基因分析流程,频繁及效率较低的售后咨询流程。

 

百沐生物基于AI大模型+基因行业知识,训练基因行业专有AI模型,可为基因检测服务商(B端)提供智能答疑、智能分析和智能解读的一体化高效服务,以实现其降本增效;也可为终端用户(C端)提供高效的答疑和智能解读服务。

 

目前,百沐生物已经建立了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平台以及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多组学生物技术平台。基于核心技术平台,公司目前主要开发了三大业务板块,产品涉及单细胞测序、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蛋白组、代谢组、微生物组、空间组学等多组学实验及基于AI的生物信息分析挖掘,以及基因编辑、DNA合成等服务。

 

首先是基于多组学技术开展的基因测序业务。凭借自动化加AI技术,百沐生物将基因测序产业链进行整合,把控各个环节,赋能客户实现成本更低、效率更快的基因测序。

 

再而是基于基因检测业务衍生的AI智能问答服务(“小沐同学”)。目前小沐同学已经推出,属于全行业免费开放阶段,可24小时为用户解答生物基因领域的行业问题。

 

然后是基因大数据分析平台。该平台目前已在百沐生物内部上线,预计2024年对外开放使用。

 

这些平台和产品的核心逻辑都是为了实现基因行业的降本增效。基于百沐生物不断对技术平台的创新和迭代,目前公司已经申请专利23项,获得专利20项。

 

随着平台的上线和产品的商业化推广,百沐生物在市场化方面也找好了清晰和差异化的定位。

 

目前,大多数AI+生物公司都集中于蛋白质结构、创新靶点的发现与设计等环节,百沐生物与这些公司则不同,“我们短期内没有竞争关系,甚至是一个互补的存在。因为百沐生物所做的事情更靠近上游,我们既可以为下游企业解决行业痛点,也可以基于更多经验积累,实现分阶段式的发展,在未来进行一些生物创新性的发现。”

 

在产业链合作方面,百沐生物目前已与顶级研发实验室达成基础研发合作,涵盖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临床医院、知名药企等,积累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协和医院、⼴东省医、西比曼生物科技等在内的一批优质客户,构成公司未来AI赋能科研服务及临床精准医疗应用的核心源动力。

 

提及行业未来的发展,汪东亚及丁平平表示,目前基因行业主要分为基因的读取、写入、存储这三大板块。其中,基因测序就包含将基因序列测(“读”)出来,以及拿到这些数据后怎么解“读”,这正是百沐生物通过高通量测序和AI技术正在做的事情。

 

从百沐生物的规划来讲,公司短期内将聚焦于如何将基因数据“读”好,辅助科研人员更高效地实现创新。同时,百沐生物也将基于这些数据和资源积累,逐步布局基因合成,为各种难治疾病带来解决的办法。未来,百沐生物也许还将布局“基因存储”,将传统的固态硬盘存储方式,升级为基因存储方式,“传统存储是0和1的二进制存储方式,基因存储则是包含A、G、C、T的四进制存储方式,前景更大。”

 

期待百沐生物快速发展,早日将基因行业衍生的产品变成一个个普及千家万户的消费级产品。

周秋寒

共发表文章242篇

最近内容
查看更多
  • 8亿融资,又是自免!

    2 天前

  • 超100亿!渤健也出手了!

    2024-10-31

  • 超21亿首付款,成都一款新药卖出天价

    2024-10-30